又一家电商平台命悬一线!创始人五千字长文内外的真相
- 快讯
- 2022-08-24
- 1198热度
- 0评论
2022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注定是告别的一年。
那些承载着不少网生一代记忆的互联网产品排着队在和他们告别。
在刚刚过去的7月,飞信宣布停止服务、易趣网宣布停止服务、搜狗地图停止运营……此外,仅腾讯最近四个月就有四款产品宣布关停……
显然,互联网已经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那些曾经拥有着海量用户的国民性应用,有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有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转型不力,或者水土不服,渐渐被用户抛弃,走向退场的边缘。
这是极其悲壮的。
昨日,已经在主流视野消失许久的洋码头,其创始人曾碧波一篇五千字的长文将洋码头的困境展示在了大众面前。
“买手流失,员工大量流失、资金被冻结保全、工资砍半、工作量倍增……”,条条件件,都在诉说着洋码头这个昔日小巨头当下的艰难。
尽管在两年前,曾碧波在看到跨境电商平台倒闭清算、被并购潮后还在媒体面前感慨,十年长征,洋码头死里逃生。
但终究,洋码头的再生是短暂的,又一次不得不直面“死亡”。
面对“上门滋事”的恶劣环境干扰,曾碧波说:……不管洋码头公司下一步会如何,我个人会全力担当……困难再大,洋码头也不会趴下……
然而,过往的案例告诉我们,创始人发长文公开信,往往是一家危急存亡关头的公司拿出来的最后一招。
无论是表达情怀,还是担当,长文背后,往往躺着一个一个无处下手的瘫子,投诉无门的消费者、追债无门的供应商……而他们的声音,都会被这篇长文压的死死的,再难被关注。
那么今天发了五千字长文的洋码头,又是什么样的呢?
五千字长文里的洋码头
事实上,从主流视野消失后,洋码头的动向,很少被主流媒体关注。检索洋码头新闻,在五千字长文之外,大部分为洋码头的PR稿件。
直到创始人自曝,媒体才发现这个昔日这个跨境电商领域的头部品牌已经满目疮痍。
根据公开信内容,目前洋码头仅有约五六十人,今年年初至今,有三分之二的员工离职,而留下来的员工,为了节省开支,也已经启动了远程办公。
同时,在职的员工只能保证8000元的最低收入,总监级别以上公司管理人员薪资打对折,经理级别薪资打7折。
员工流失、工资简单的背后则是订单的下滑。根据曾碧波的公开信,因疫情影响,用户等待时间拉长,大量订单取消,流量流失。
为了留住买手资源,洋码头用公司自身经营资金来确保买手订单资金得到及时结算和回款,但这进一步恶化了其现金流状况。
这也进一步引发了诸多外部供应商债权诉讼和银行抽贷的的连锁反应,同时,还有债权方通过国内法院进行冻结银行资金进行保全。
同时,曾碧波还提到,一批经营中存在涉嫌售假,或买卖账户的严重违规买手的结算被冻结后。动用的极端手段,四处制造各种负面和舆论来倒逼我们偿付其货款。
这也导致平台口碑恶化,加深了目前经营中的买手对平台的不信任,目前平台上的活跃买手还有约1000个,而此前活跃买手约为3000个,高峰时期,认证买手更是高达6万人。
公开信除了复盘目前洋码头的现实困境,曾碧波还用大篇幅强调了洋码头能继续下去的理由。
他表示,目前洋码头还有上百万的流量、买手复播,上万粉丝还会涌入直播间,静安大融城的免税直购店30平方月销售额依然有30万……